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课堂 > 健康讲堂 > 正文

方氏头皮针的取穴、原理及应用

2013-02-27 10:39:54      家庭医生在线

  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中枢性运动障碍和皮肤、肌肉的感觉异常,如偏瘫、脑炎后遗症,后来发展到言语、视觉等中枢颅部表面投影区。此法简便易行,疗效较高,为广大针灸工作者所公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范围比较局限,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患。下面的图片属于方氏头皮针的取穴及刺激部位示意图,由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使用请注明来源,注意版权。点击进入方氏头皮针专题>>>>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一:头部侧面部位示意图(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二:头部穴位(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三:头部前面部位示意图(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四:倒象、倒藏穴区示意图(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五:头部后面部位示意图(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六:头部顶面部位示意图(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七:头部顶面“倒伏像”部位示意图(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图八:头部前面“倒伏像”部位示意图(广东省中医院周达君教授提供,转载请注意版权)

  方氏头皮针又叫“陕西头皮针”,是已故陕西名老中医方云鹏教授独创的。他将整个头部整体分为“伏脏、伏象、倒脏、倒象”4个部分和11大中枢,有别于传统针灸的头皮针理论,其治疗体系形成20世纪70年代,并率先将这一疗法应用于临床。

  1958年,方云鹏为一位外感患者针刺头部的承灵穴时,意外地获得了治好腰痛的效果,由此激发了他探索头皮针的兴趣。经无数的亲身试验和临床验证,他陆续在头皮部位又发现了许多特定的刺激点,进而提出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外表的投影区作为刺激点,来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设想。又经临床反复观察,终于开辟了头皮针治疗全身疾病的新途径。

  1970年,该疗法在陕西省推广,后传播到全国各地。1978年,方氏头针在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上荣获奖励。1982年,方云鹏撰写的《头皮针》专著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方氏头皮针 刺穴引气直达病所

  方氏头皮针认为头为“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治,气之精明”,头皮层不仅存在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系统,而且还存在着一个尚不为人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能调节全身的脏腑功能。针刺头部穴位,可以产生“得气”感反应。这种针感现象沿经络传至躯干、四肢,从而“引气直达病所”和“气至而有效”,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氏头皮针取穴完全在头骨外面,头皮组织密度大,韧性强,肌肉薄,无大血管及神经通过,安全性好,较少发生断针、滞针现象。加之特有的“飞针”手法,进针速度快,疼痛少,病人耐受性好。

  方氏头皮针可以用来治疗全身性疾病,调节皮肤及内脏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异常疾病。如颈椎病,方氏头皮针松解项肌,可缓解神经压迫;刺激头皮穴位,沟通人体膀胱经脉和督脉,从而使颈部气血通畅。

  方氏头皮针 无痛进针安全可靠

  方氏头皮针不仅在疗效上有明显优势,还具有安全性好、无痛感等特点。具体操作方法是,常规皮肤消毒后,选用0.25mm×13mm毫针。施针前,选准穴位。进针方向与一般针灸有所不同,其与穴位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用拇指、食指、中指在距离针尖半寸处将针挟紧,保持针体平直,垂直进针。施术时,以肩关节为轴,用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以前臂带动腕关节垂直用力,快速飞针,针尖刺透皮肤,直达骨膜。头皮及颅骨骨膜离大脑皮层的垂直距离最近,垂直飞针进针,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激发大脑皮层的全身调节作用,以保证疗效。

  虽然方氏头皮针要求针刺深度直达骨膜,但头皮下有坚固密封的颅骨保护,大大增强了针刺安全性。同时,取头部穴位,采取特有的飞针手法进针,无痛进针,消除病人紧张和畏针感,扩大治疗人群。

  针灸时,应向患者交待头皮针的操作过程,打消患者对针刺的恐惧感或紧张感,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

${FDPageBreak}

  附一:头皮针的适应症和禁忌

  1、头皮针的适应症

  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眩晕、耳鸣、舞蹈病、癫痫、脑瘫、小儿弱智、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此外,也可治疗头痛、脱发、脊髓性截瘫、高血压病、精神病、失眠、肩周炎、腰腿痛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2、头皮针的操作方法

  体位 根据病情,明确诊断,选定头穴线。取得患者合作后,取坐位或卧位,局部常规消毒。

  进针 一般选用28~30号长1.5~3寸的毫针,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0.5~3寸。

  针刺手法 一般以拇指掌面和食指桡侧面挟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按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重症患者可作被动活动),有助于提高疗效。一般经3~5分钟刺激后,部分患者在病变部位会出现热、麻、胀、抽动等感应。

  起针 刺手挟持针柄轻轻捻转松动针身,押手固定穴区周围头皮,如针下无紧涩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慢出针。出针后需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以防出血。

  3、头皮针的禁忌

  由于头部发际区神经血管丰富,易发生进针、留针时局部疼痛和出针后出血等异常情况。进针疼痛多与针具质量及操作不熟练等有关。故针刺前应检查针具,针身弯曲或针尖钝、带钩者不能选用,进针时暴露头皮,避开疤痕、发囊,并注意针刺角度、深度和方向,快速进针,如触及血管、骨膜发生疼痛时,宜调整针具的位置。起针后,应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并仔细检查是否还在出血。

  少数病人在留针期间可有头皮沉重、板滞、瘙痒和蚁走感等,轻者可不予处理,重者宜稍向外提出针体,或调整针刺方向和深度。

  下列患者不宜用头针法: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必须针刺者,应避开该处;头颅手术部位或头皮有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者;孕妇不主张用本法;脑出血患者,在血肿尚未开始吸收,或血压不稳定者,头针宜谨慎。特别要避免过强刺激,治疗时要进行严密观察。

  附二:头皮针的临床研究状况

  头皮针疗法从70年代初推广应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并在作用机理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将国内近20多年来头皮针临床研究状况概述如下。

  一、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均为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头皮针对其有较好的疗效。早在1976年统计34个单位共治疗2917例中风偏瘫病人,运动障碍者取对侧运动区,感觉障碍者取对侧感觉区,语言障碍者取语言一区、二区等,采用快速捻针法,结果基本痊愈705例,占24.2%;显效1013例,占37.7%;有效1039例,占35.6%;无效160例,占5.5%;总有效率为94.5%。对其中的1634例分析了病种与疗效的关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1263例,基本治愈344例,占27.2%;脑出血及后遗症321例,基本痊愈45例,占14%;栓塞及后遗症50例,基本痊愈5例,占10%。结果以治疗脑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的效果较好。1991年焦顺发在收集国内外医学杂志公开发表和会议交流的466篇头针论文中,能用一个标准统计的32332例病人,其中脑血管疾病就有20923例,占头针治疗总数的64.71%。在20923例脑血管疾病中,临床基本治愈7637例,占36.50%;显效7117例,占34.01%;有效5196例,24.83%;总有效率为95.34%。从而说明了头针在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疾病最多,而且疗效好。头皮针不但对中风急性期有特效,对一些多年的中风后遗症亦有显著疗效,为目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疗法之一。

  假性球麻痹为顽固病症之一。陈克彦取运动区(顶颞前斜线)为主,配舌下区、舌咽区治疗本病15例,结果基本痊愈9例,显效3例,有效3例,其中有6例针前饮水呛或舌头卷缩在口腔内,张口不大,经3~6次针刺后能张嘴伸舌利进食不呛,有5例在针刺1~6次后拔掉胃管进半流及流质,还有4例是针刺7次后见效。滕斌权取言语一区、百会(相当于顶中线)、神庭(相当于额中线)、哑门、人迎穴治疗本病26例,用捻转法,结果基本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震颤麻痹:198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研究所针法研究室取运动区治疗本病23例,结果显效8例,占34.80%;好转11例,占47.80%;无效4例,占17.40%;总有效率为82.60%。1992年贾怀玉等用头皮针治疗本病25例,结果基本治愈4例,占16%;显效12例,占48%;有效6例,占24%;无效3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从而证明头皮针对本病有较好的控制和改善作用,而且疗效巩固,值得推广应用。

  舞蹈病:1988年刘瑞银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衡区治疗小儿舞蹈病23例,经6~23次治疗后,痊愈17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5%。1989年李玉琴报道取双侧舞蹈震颤控制区,治疗风湿性舞蹈病20例,经治疗1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治疗率为70%,总有效率为95%。

  癫痫:而杨公华独辟门径、取运动区、感觉区等,将埋线法试用于头针临床,治疗本病50例,结果有45例获效,值得借鉴。

  运动神经元疾病:1992年贾怀玉等参照参照"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穴,用抽法,并结合导引吐纳等方法,治疗本病2例,结果有1例基本治愈,1例有效。薛建堂采用接力刺法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可惜病例太少,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共济失调:198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法研究室针刺平衡区和晕听区治疗本病15例,结果显效4例,占26.7%;好转7例,占46.6%;无效4例,占占26.7%;总有效率为73.3%。1991年傅积忠等针刺平衡区为主,配视区、晕听区和足运感区,再配合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混合后封闭体穴,治疗本病50例,经40天治疗,结果痊愈20例,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坐骨神经痛:肖永俭等取对侧感觉区上1/5,治疗4例剧烈坐骨神经痛(2例为腰椎间盘脱出,2例为坐骨神经炎)均治愈,大都在1次捻针结束时疼痛消失,经3~5次治疗而痊愈。郑云龙采用头针治疗本病21例,平均13.6次后,治愈16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

  三叉神经痛:为顽固性痛症。郑云龙采用头针治疗本病3例,经治疗5后基本治愈1例,显效1例,有效1例。北京市红十字朝阳医院针灸科用头针治疗本病7例,基本治愈1例,显效5例,有效1例,全部有效。目前鉴于对治疗本病还缺乏绝对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而头皮针是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头皮针治疗多有很好的效果,在这方面报道较多。如人取血管舒缩区、感觉区、情感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263例,结果痊愈186例,显效40例,好转37例,总有效率为100%。刘淑兰用电头针,取感觉区上1/5、血管舒缩区上1/2为主穴,前头痛加感觉区下2/5,偏头痛加对侧感觉区下2/5,偏头痛加对侧感觉区下2/5,治疗头痛401例,结果痊愈336例,好转4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5%。

  神经衰弱:陈永泉用头针取情感区(相当于运动区向前平移4.5厘米)治疗本病22例,结果基本治愈19例,占85%;好转3例,占15%;总有效率为100%。 此外,朱明等取额中线、顶中线治疗癔病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的即时效果。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资料表明,头皮针对此有较好疗效,尤其在解除心绞痛,缓解和消除症状方面,多有良效。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心电图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如杨公华在1976年针刺胸腔区治疗冠心病50例,结果心绞痛42例中显效34例,好转8例。朱明清等取额中线、额旁1线,用抽气法治疗1例风心病急性发作伴心绞痛患者,针后当即诸症缓解

  三、呼吸系统疾病

  头皮针治疗呼吸疾病,报道较少。主要治疗哮喘,特别对哮喘急性发作有较迅速的缓解作用。如1987年朱明清等取额中线、额旁1线,用抽气法,治疗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重症患者,针后5分钟喘平气缓,之后余症随减,能起床散步。1988年杜全枝等报道,取从侧胸腔区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12例,有7例针刺后哮喘得到控制,2例呼吸困难及气短缓解,有效率达93.3%。其中等1次针刺后见效者9例,哮喘控制者最少1次,最多7次。说明针刺胸腔区对哮喘等症状的控制,有速效之特点。

  四、消化系统疾病

  资料表明,头皮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尤以急性胃肠炎、菌痢、胃下垂、脱肛等有较好疗效,作用迅速而持久,如朱明清针刺额旁2线,用抽气法治疗急性肠炎,针后腹痛和泄泻即止。

  胃下垂:是由胃肌张力不足而引起的慢性疾病,用头皮针治疗亦有良效。郭兆通等取双侧胃区为主,用捻转法,治疗本病158例,1~2个疗程37例,3个疗程58例,4个疗程39例,5个疗程以上24例。结果治愈136例,占86.1%;好转17例,占10.7%;无效5例,占3.2%;总有效率为96.8%。并对治愈的72例患者,进行1~8年的随记,结果有51例良好,19例一般,2例复发,占2.8%。从而证明头皮针不但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急症有特效,而且治疗慢性疾病同样有较好疗效,并且远期疗效亦好。

  膈肌痉挛:也属常见病症。李平华等针刺额旁2线,用小幅度提插法,并配合导引吐纳治疗本病48例,结果治愈44例,占88.9%,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脱肛:聂汉云等报道百会透前顶埋针刺灸法治疗脱肛60例,结果治疗后12~24小时痊愈34例,25~48小时显效16例,49~60小时有效7例,60小时以上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5%。 此外,朱明清等取左侧额旁2线,用泻法行针,治疗1例胆石症胆囊炎而引起的急性胆绞痛患者,针后立即痛止。

  五、运动系统疾病

  运动系统疾病的头皮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病症有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等。贾怀玉用头皮针取额顶带后1/3为主穴,颈肩部疼痛者加取顶后斜带,颈性眩晕者加额中带,四肢运行或感觉障碍者取顶颞前、后斜带,用小幅度提插泻法,在行针时配合导引吐纳及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46例(其中颈型18例、神经根型24例,椎动脉型与脊贿型各2例),针治2疗程后显效29例,占63.04%;有效15例,占32.61%;无效2例,占4.35%;总有效率为95.65%。

  肩周炎: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用头皮针结合导引运动法多有良效。1987年朱明清等取顶颞前斜线中1/3,患单侧肩者针对侧,双肩乾针双侧,治疗本病122例,结果痊愈77例,占63.1%;显效23例,占18.9%;有效21例,占17.2%;无效1例,占0.8%; 总有效率为99.2%。1992年贾怀玉等在顶颞前斜线中2/5处行交叉刺法,治疗肩周炎210例,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9年,结果治愈152例,占72.38%;显效31例,占14.76%;好转24例,占11.43%;无效3例,占1.43%;总有效率为98.57%。取效的关键在于行针时配合导引吐纳及意念运动。

  急性腰痛:为针灸科常见病症,头皮针治疗同样有满意的即时效果。朱明清等以枕上正中线和枕上旁线为主穴,部分病人配用针刺腰部压痛点治疗本病75例,经1~6次治疗,70例急性腰扭伤中痊愈48例,显效22例,另5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皆好转。

  足跟痛:戴毅君报道取对侧足运感区,用捻转法治疗跟骨骨刺25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并从疗效与疗效与关系来看,治疗次数多少与疗效不成正比,显效者平均治疗11.4次,而无效者均治疗30次以上。

  六、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

  尿潴留、尿失禁: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头皮针对其有较好疗效,报道亦多。如吕岗取生殖区配合灸法(灸三阴交、阴谷)治疗产后尿潴留23例,全部治愈,一般在治疗后1~2小时内排尿。张弘等针刺足运感区、生殖区,配体针(中级、三阴交、阴陵泉、水泉)治疗术后尿潴留50例,治疗1次排尿者44例,无效6例,一般在针后10~30分钟自行排尿。田亢生等针刺百会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80例,结果痊愈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同时还随机设立了30例针刺关元对照组,两组比较,治愈率与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即头针组优于对照组。张新风等针刺双侧泌尿生殖区和双侧足运感区,治疗神经性尿频尿失禁21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7%,最快2次见效。刘焕芳取生殖区治疗多尿症48例,结果治愈37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

  七、皮肤科疾病

  头皮针对常见的皮肤病,如过敏性皮炎、带状疱疹、急性荨麻疹、足癣、脱发等有较好的疗效。郑云龙用头针治疗3例过敏性皮炎,经6次以内的治疗,基本治愈1例,显效1例,进步1例。姚康义等采用双盲对照法治疗带状疱疹191例,头针组根据皮疹及疼痛部位选择相应感觉区、运动区,共治148例,痊愈105例,显效36例,进步8例,有效率100%;对照组用维生素B125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43例,显效2例,进步3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针组148例中,针刺后立即止痛者49例,其余在2天内均收到止痛效果;对照组43例的止痛时间,显效病例在3天内、进步病例在7天内,更说明头皮针的优越性。朱明清等针刺顶颞后斜线上中1/3(双侧),治疗急性荨麻疹,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宋君惠针刺视区治疗足癣450例,结果痊愈25例,显效123例,好转69例,有效率为90.2%,多在针刺1~2次收效,经随访远期疗效也较好。张翠屏用头针取百会、头维、生发穴(枕下旁线)为主治疗脱发症880例(其中斑秃424例,全秃74例,普秃62例,脂溢性146例,早秃92例,症状性24例,先天性38例,瘢痕性20例),结果治愈507例,显效213例,有效98例,无效48例,中断治疗14例,总有效率为92.95%。

  八、妇科疾病

  头皮针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功血等有显效疗效,对月经不调也有较好效果。石燕华针刺生殖区、足运感区治疗痛经14例,结果有13例经1次治疗显效,1例减轻。张琦岩等 针刺生殖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结果治愈2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马玉泉 以电针双侧生殖区为主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05例,结果205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冶愈38例,2~3次79例,5~7次88例,痊愈率100%。

  经前期紧张症:李进等用头针与中药分别治疗此症108例,头针组取足运感区、生殖区,结果治愈99例,好转9例,有效率达100%;中药组治愈68例,好转40例,经统计学处理,头针组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

  九、儿科疾病

  头皮针治疗儿科疾病有较好疗效。如小儿腹泻、各种脑炎后遗症、脑性瘫痪、小儿遗尿等。 脑炎后遗症、脑瘫等属儿科临床难治之症,大量资料表明,头皮针对其有较好疗效。如孟昭璞取对侧百会透曲鬓、四神聪为主,治疗乙脑后遗症26例,结果治愈10例,显效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孙井胜用头针治疗乙脑后遗失语症53例(完全性失语34例,不完全性失语19例),经治疗全部有效。赵继伟 用头针治疗小儿脑病89例,结果脑炎恢复期和后遗症28例中,基本治愈4例,占14.28%;显效2例,占7.14%;有效16例,占57.17%;无效6例,占21.41%;总有效率为78.59%。脑性瘫痪61例中,无效61例中,基本治愈1例,占1.64%;显效4例,占6.56%;有效35例,占57.38%;无效21例,占34.42%;总有效率为65.58%。郝志清等取额中线、顶中线、枕上正中线,肢体功能障碍者加顶颞前斜线,语言障碍者加颞前线,听觉障碍者加颞后线,平衡障碍者加枕下旁线,治疗低能儿37例,并用自制复方健脑粉(赖氨酸、维生素等)作对照组。结果头针组37例中,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X2 = 4.749,0.01<P<0.05,并经1年的治疗和1年后追踪观察,智商值均由治疗前的28.86,提高到45.94。从而证明头针对脑发育不良的儿童,有促进和调节大脑功能的作用。

  小儿麻痹后遗症:为针灸科临床常见病症。罗法权取对侧运动区为主,并加用体针治疗本病15例,结果基本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3例,全部有效。芦祖荣用头皮针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治疗此症1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

  小儿遗尿:申合成等针刺足运感区治疗遗尿23例,均获痊愈。陈再文 针刺顶中线治疗底稿尿症37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21例,进步9例,无效1例。武继明等取从侧足运感区,治疗夜尿症35例,结果痊愈28例,占80%;有效5例,占14.28%;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尿频症10例,结果痊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0%。并指出头针治疗夜尿症与病程、年龄无关,有的年龄较大,病程达10余年,而针刺1次即可痊愈。而尿频症患者则病程短者疗效好,病程长者疗效差。

  十、五官科疾病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头皮针对多种眼病有较高疗效,如近视眼、色弱、色盲、急性结膜炎、视网膜病变等;对青光眼、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有一定疗效。有人取枕上旁线、顶颞前斜线下2/5、额中线、额旁1线交替使用治疗色盲38例、6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并表明病轻、色弱者,疗效较好,可全部治愈;而重度色盲则疗效较差,见效亦慢。

  朱跃平取上穴区治疗球后视神经炎25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天津市眼科医院以电头针取双视区治疗视神经萎缩87例138只眼,结果无进步者62只眼,进步1行者32只眼,超过2行者24只眼,进步3行者9只眼,进步4行者2只眼,超过4行者9只眼,总有效率为55%。郑建中 用头体针配合治疗各类视神经萎缩250例396眼,结果显效95只眼,进步146只眼,无效155只眼,有效率为60.9%。 耳鸣、耳聋的治疗虽然难度较大,但用头皮针治疗也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如张辉针刺双侧晕听区,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35例,结果有28例痊愈,占80%。林学俭等用头针治疗神经性耳聋63例,也取得了满意疗效。对内耳眩晕、前庭神经元炎也有显著疗效,如王悦新取晕听区,严重者配平衡区治疗内耳眩晕50例,结果痊愈40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贾怀玉等用头皮针治疗内耳性眩晕72例,结果治愈54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100%。

(责任编辑:刘晓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方氏头皮针的针灸取穴图

方氏针灸体系脱胎于传统针灸体系而又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它既有属于新体针体系中的体环针,又有属于微型针灸体系中的头皮针、手象针及足象针。这样……详细>>

方氏头皮针 传统针灸南粤再放奇葩

方氏针灸体系的发明人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家方云鹏老先生,方本正教授是方老先生亲子,也是方氏针灸的第二代传人,到广东省中医院的芳村传统疗法中心……详细>>

方云鹏头皮针 三代相传显奇效

方云鹏头皮针又称“陕西头皮针”,是针刺头皮的刺激点,以达到治疗全身疾患为目的的新型针刺疗法,具有止痛、消炎、镇静、解痉、降压、止痒、抑菌……详细>>

头皮针如神来之手 治面瘫风湿肌营养不良效果好

皮针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50余年了,它在传统针灸体系的基础之上有了较大创新。这种针灸方法,从传统经络理论出发,以传统经络的督脉及膀胱经为支……详细>>

扩张取皮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皮肤扩张术,即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其原理借鉴了怀孕妇女腹部皮肤软组织随胎儿生长逐渐扩张的思路。操作时,通过在皮肤深面植入一个无毒、无致癌……详细>>

  • 曹田梅

  • 吴伟康

  • 张竞之

  • 江晓生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